时间:2023/4/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

提起都江堰,恐怕中国人没有人不知道吧,那是秦代李冰父子所建,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但你知道在我国北方华北平原的最南端太行山脚下、沁河出山口处,也有一座几乎与都江堰同时代建成的水利设施——枋口堰吗?估计问十个人十个人都不知道。一是规模远差于都江堰,而且灌溉面积也小,但这里是中国水利史上第一个采用"暗渠"达到"隔山取水"的水利工程,同样见证了古代劳动人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聪明智慧。笔者多次造访,随我去看看吧。

沁河出山口,渠首就在此地

别看现在的沁河水这么小,在古代可是一条大河,据史书记载在明成化年间最大洪峰达一万四千多个流量。沁河这条桀骜不驯的水龙被莽莽太行束缚了数百里终于奔向千里平川,在现在的济源示范区五龙口镇境内出山,古代人民就在此引水开渠,因势利导,使水变成水利而不是水患。枋口堰相传建于秦代,沁河由峡谷出山处,因引水闸采用木门枋,故称枋口堰。干渠利用沁河冲积扇的倾斜地形修凿,后代称为秦渠。汉代曾修治扩展。曹魏初年(年左右),司马孚将木门改建为石门。隋开皇十年(年)左右,卢贲修利民渠,引沁水东流,灌溉河内(在今河南省沁阳市)等县地,并将渠道延长到温县,名曰温润渠。唐宝历元年(年)左右扩修,溉田千顷。大和七年(年),温造修渠堰,溉济源、河内、温、武德(在今河南省武陟县东南)、武陟五县田五千余顷。北宋时,枋口堰毁坏,元代,遂为广济渠所取代。

说了这么多,啥是枋口堰?枋是古书上说的一种树,现在估计绝迹了吧,枋口堰就是用枋木做成的挡水闸,现在早已换成水泥的了。

现在的闸门,早已不是木头做的了。

两千多年来,五龙口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利用沁河的地理优势,因势利导,兴修水利,灌溉济源、河内(现分属沁阳和博爱)、温县、武德(现属温县)、武陟五县田亩五千余顷。非常厉害。

设在这里的政府水利部门

那么,这个水利工程究竟体现出古人的什么智慧呢?"隔山取水""水流弯道"具体是什么意思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据《沁河志》的记载:枋口堰是中国水利史上第一个采用“暗渠”达到“隔山取水”的水利工程;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利用“水流弯道”原理取水的水利工程的实践。"水流弯道”原理,就是水流在经过弯道时会产生离心力,上面的水流被甩到外侧,而下面的泥沙石块被旋到内侧。枋口堰就是在弯道水流最急处,开一个口子,利用离心力的势能,把河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山的另一侧,而大量的泥沙石块不会卷进隧洞,堵塞暗渠。山区取水非常难,山道崎岖,工程量大,而山区河流有势能,水流不好控制。古人就利用了农民‘淘麦子’的智慧。在淘麦子的时候,水在盆里旋转,麦子沉,就一直在盆中心打转,杂物和水则在外围旋转。沁河是一条蜿蜒的河流,在河道较为弯曲的地方,秦代人就在河道外侧的山岩上开出一条隧洞,将水引出来。看看,貌似简单的原理,就被古人运用到实践当中了,正是这个智慧而造就了豫北地区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枋口堰在简单和简洁之中实现了取水、灌溉的功效,使水患变水利,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啊。

现存隔山取水的遗迹渠边斑驳的垒石在诉说着历史渠水滋润着怀川大地斑驳的历史

伟人曾经说过: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千百年来,这个水利工程滋润着百里怀川大地,并且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因此这里也是河南省的粮食高产区,笔者想说的是,我们在敬畏自然,利用自然上应该多多向古人学习,因势利导,而不是堵,更不是破坏自然,真正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渠首的古迹渠首古迹渠首古迹摆脱太行束缚,沁河滔滔奔向平川

今天扒拉出的这些东西如果对您有用,那是我最大的快乐,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就请高抬贵手,点个赞吧。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yangzx.com/qysjj/118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