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2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汉字乱用当心“有情反被无情误”

山东“两会”期间,山东省政协委员王学爱提交了“关于在学考和高考等大型语文考试中恢复考查字音、字形的提案”。提案指出,在“汉语言”学习中,对汉字的读音、字形的学习是无法回避的,是学习汉语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全民使用汉字时出现了诸多问题。社会上的汉字读音、字形的不规范,影响着学校中的学生,错误的读音、字形通过各种媒介侵入校园,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02-16澎湃新闻)

众所周知,汉字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文字,它最大的特点是集音形义于一体,它的博大精深之处在于“同字不同意、同意不同字、字同意不同、意同字不同”,既每个汉字不仅有自己的读音,代表特定的意义,所搭配的字不同,有可能所表达的意思和读音也有可能不同。一旦使用不规范,就有可能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这也是我们最担心的地方,否则,很有可能“有情反被无情无”,因此,不规范使用汉字,并不像两个人一起看《水浒传》“李达”打赌得到一两银子那样简单,最多“让他错到死!”一旦谬种流传,害人不利己。

比如,年5月初,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在中原展开大战。冯玉祥和阎锡山为了更好地联合讨蒋,曾商定双方部队在河南北部的沁阳会师,以集中兵力歼灭驻守在河南的蒋军。但是不幸的是,在拟定作战命令时,冯玉祥的一名作战参谋把“沁阳”的“沁”多写了一笔,成了“泌阳”。碰巧河南南部就有个泌阳,不过这个地方与沁阳有千里之遥。冯玉祥的部队接到命令,匆匆赶往泌阳,结果贻误战机,错过了聚歼蒋军的有利时机,使蒋军获得了主动权。在近半年的中原大战中,冯、阎联军处处被动挨打。一字之差,最终导致冯、阎联军在中原战场的全面失败。

再比如,江西有位农民从某报上看到一则消息:闽西龙岩市白沙镇食用菌栽培很有名,上年大丰收,决定到白沙去学习,千里迢迢来到闽西龙岩市新罗区的白沙镇,下车一问,不想人家告诉他,白沙镇很少有人栽培食用菌,更没有大丰收。他一听“傻”了,连忙拿出报纸问白沙镇的一位干部这是怎么回事?这干部一看报纸,想想才明白报上登的原来是龙岩市上杭县的白砂镇的事,报上因没有说是新罗区还是上杭县,更把“砂”误写成了“沙”,因而使这位农民找错了地方。就媒体上这么一个错别字,却让农民朋友耽误了一天时间、白跑了多公里的冤枉路,多花了钱,你说冤不冤?

使用汉字的目的在于表情达意,要想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并让别人读得懂,就必须正确的使用汉字,因为只有遵循已有的约定俗成,才能让所有的人都能够读懂,一旦乱用不仅达不到要表达的效果,而且还很容易造成歧义。提案之所以引发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及有识之士对当前语言文字乱象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yangzx.com/qysxw/11717.html

------分隔线----------------------------